学佛ABC

皈依法会-2009年12月6日(二)

男人和女人

  女人:总的来说,女人的心量小、习气毛病多一些,看问题的眼界比较短,变化比较快,但是比较聪明,而由于“ 太聪明” 了,所以有了很多烦恼。

  男人:总体上是粗线条的,没那么多思量,比较沉稳,但是由于对外部世界的反应比较不敏感,而显得有些愚笨。

  而真正有智慧的人是不分男女,超越性别的,所以也会得到任何人的喜欢和青睐。

价值观和人生观

  不论在任何体系里讨论,价值观和人生观都是第一个基础。比如世间法中,每个人的观念都不尽相同,有的人为名、有的人为利,有的人行人天福报的善行等等,但 诸如此类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相比于佛教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就显得无意义了。之前说过,只有脱离轮回苦海、获得圆满智慧和究竟安乐才是佛教的体系。而进入这个体系必须依靠的就是信心,而此信心的建立则是需要了解和明白了道理之后的信心,否则就成了迷信。

  比如说,很多人通过改名字等方法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名字是父母给的,一切受之父母的都应该是最好的,对我们而言也是最为珍贵的。改名字什么都改不了,只是 迷信而已。而真正需要改的则是自己的心态,明白什么是轮回、什么是因果。所谓“ 因果通三世” ,即上辈子、这辈子和下辈子。这辈子是上辈子的果,也是下辈子 的因。但这里的三世还可以指代我们这一生的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三个阶段或是每一个瞬间的三个阶段。比如在我们没有接触佛法的时候的阶段可以成为上辈子,当我们心念一转的时候或阶段就是这辈子,当转念以后善业成熟之后的阶段就是下辈子的到来。再回来说起名字,如果真的通过起名字而能去改变自己的人,才 是真会起名字的人。哪个这个名字是什么的?就是我们的法名,是我们生生世世的缘起,直至究竟。师父半开玩笑的说:“ 我的大名叫班玛陈来,小名叫*** 。”

  当我们学会改变心态去生活,才会活的长久,才会没有压力,也不会给别人压力。因为我们懂得了相互理解,用佛教的世界观去观照自己,就可以和任何众生去沟通。

快乐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手拿心爱玩具玩耍的孩童,非常开心快乐,当由于自己的笨拙而摔坏了心爱的玩具之后,他感到很痛苦。

   这个案例的快乐是短暂的、具有相对性,因为这是一种被动的摔;

  手拿心爱玩具玩耍的孩童,非常开心快乐,当他想换一种方式去体现玩玩具的快乐时,他将玩具响亮地摔倒地上,之后他同样感到很快乐。

   这个案例的快乐是持续的、具有绝对性,因为这是一种主动的摔;

  第一个案例是为了告诉我们世间法的快乐是短暂的,相对的,不稳固的,转瞬即逝,因为这种所谓的快乐都是建立在贪、嗔、痴三毒的基础上,因为贪心的存在,我 们去追逐所谓的快乐,一旦得到了便是所谓的快乐,从而引发更大的贪心,得不到就会痛苦,从而产生嗔恨,从而造就了我们在生命之轮中不断流转。

   第二个案例显然是在说佛法的快乐是究竟永恒的,因为它超越了三毒(五毒)。而唯一能修学佛法超越这个轮转的机会就是转生为人的时候,即得人身,人道就像一个十字路口,在这里可以选择究竟解脱,也可以选择继续随业流转,一切尽在自己。

关于皈依

  师父告诉我们,不要勉强别人皈依,如果对方不懂得什么是皈依,那么皈依之后,不但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反而会更加痛苦。因为学佛之后享受的自己,不是别人。而那些痛苦的时候想去改变自己命运的人,皈依之后的行持同样是迷信,并不代表真正的佛教。那么佛教是什么?《波若波罗密多心经》就是对佛教的描述。如果我们想更多的了解佛教,还可以从如下经典中获取。

  《普贤上师言教》、《地藏菩萨本愿经》、《金刚经》、《楞严经》、《华严经》等。而最为重要的是,要明白佛教的框架,即发心殊胜、正行殊胜、回向殊胜三殊胜法。比如通过念咒而让自己好转的人不是佛教徒,只能说明咒力不可思议,没有发心为六道众生而念咒、没有将念咒的功德回向给六道众生愿他们早日解脱,也只能归到世间法的范畴。所以合格的佛教徒,做任何事都要时刻谨记三殊胜,而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贪心而去行持。如何去做,愿不愿意去做,也是我们自己的事儿, 师父不会控制我们,也控制不了我们。因为佛教给予我们的是真正的人道主义自由(身心自由),而不具有任何政治的强制或其他教派给予的精神安慰。正如《普贤上师言教》中共同前行的人身难得中十圆满里自身圆满的意乐圆满所言,无论佛法大海的甘露如何甘美,自己不入其门,当然无法品味其美好。

  一言以蔽之,佛教给人的教育是告诉人事实是这样的,如何取舍是自己的。

藏人的生活

  信仰:藏族人大多生活在山上,由于虔诚的信仰,他们不会用分别心来帮助别人和管理别人;

  禁忌:兄妹、姐弟、母子之间是不能说男女之事;

 开放:男女不会因为在一条河里共浴而尴尬(除非有高僧大德出现),因为虔诚的修行人的心理,没有我慢的存在。

   规矩:在家里,鞋要摆放在正确的位置上,不能踩踏人家灶台;

  信仰渗入骨髓:如果有一天你路遇强盗,假设你身上有念珠,对方看你是个信仰佛教的人,一定会放过你。

真正的修行人

  以上这些点滴旨在告诉我们藏人的信仰无处不在,那么下面这个故事就让我们对真正的修行感到震撼了。

  曾经有两个在山上修行的僧人。其中一个的哥哥被人杀害了。消息传到山上,另外一个僧人说,“ 走,换身衣服,下山报仇。”

   被杀者的弟弟说,“ 可怜、可怜、真可怜。”

   “ 可怜从何而来?”

  “ 仇是要报的,但不用下山。我唯一报仇的方式就是给杀害我哥哥的人念经、祈祷,因为他太可怜了。”

。。。。。。

   故事简单而震撼,它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四无量心、什么是菩提心,什么是没有贪嗔痴用智慧去帮助别人。

  回转过来,扪心自问,我们是合格的修行人吗?如果不合格,那就从今天做起吧,依皈依这个殊胜的缘起,去改变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从而去解决别人的问题,乃至所有终生的问题。

  喇嘛前诺!

--- 班玛秘书